“黄河入海流,真是辽阔啊!今天来到这里,黄河上中下游就都走到了,我心里也踏实了。”2021年10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入海口凭栏远眺。
黄河,在中国北方大陆上辗转奔流万里入海,串起完整而广阔的地理单元,也串起了煌煌五千年华夏文明。
农耕时代,大地理深刻影响着大历史,什么样的地理就孕育什么样的食物起源,什么样的食源又养育什么样的文明。围绕食物与生存,人类演绎了多少爱与恨、战与和、统与分的历史大剧,水患不断的黄河就是最深切的见证。
粮食与食物,是历史最深层的决定者。
它是饥馑岁月比天还大的命、被芸芸众生膜拜的神,也可能是丰裕年代“陈陈相因”的“太仓之粟”;它从具象上看,是每个人一日三餐端着的饭碗,抽象说,是经济、政治、社会的本能逻辑;它是一种物质,但也可以归于精神;它塑造着民族集体人格,影响着王朝荣辱兴衰,它是华夏民族的文化图腾。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如果在吃饭问题上被‘卡脖子’,就会一剑封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句句箴言、字字深重。
理念引领航向,奋斗贡献硕果。
深秋时节,山河染金。农业农村部传来消息,今年秋粮增产已成定局,全年粮食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即将实现“十八连丰”。
复兴之路中国粮。在这个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华民族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特殊年份,这第十八个丰收年,意义更加深远,重量更胜千钧。
一部粮食史,就是一部民族兴衰史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粮食的影子无处不在,它潜于王朝起落的青蘋之末,它伏为制度变迁的草蛇灰线,它隐在厚厚史册的字里行间
古老的欧亚大陆中,欧洲历史更多是国家林立,而中国却以“大一统”为常态。有学者认为,这种差异的背后是地理与文明的激荡,黄河泛滥多灾,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水患时协同上下游治水,遇灾年调配粮食互相救济。
粮食曾是黄河流域诸侯关系的重要制衡。即便有“秦晋之好”,秦穆公与晋文公这对翁婿,也曾在饥荒年份因粮食而开战。齐桓公九合诸侯,著名的“葵丘会盟”,一条重要内容,就是共同约定:不准把水灾引向别国,不准趁别国灾荒而阻碍谷米流通。
再也没有比粮食更特殊、更复杂的存在了。它身上牢牢附着了太多的外在,稻粱菽麦就缩影着一个世界。
粮食是农耕社会经济政策、政治制度的深厚背景和策源要素,连兵役制的细节也写在粮食生产周期律里。汉代全国皆兵,壮丁从23岁开始,三年服一次兵役。为什么从23岁开始呢?就是因为汉代男子20岁成丁受田,而当时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三年耕”才有“一年之蓄”,农民耕种三年,攒下一年余粮养家,就可以放心去为国家服兵役。
封建王朝的统治征伐、权力角逐,其标的物表面上是地盘、城池,实际上则是对土地、人口的控制,本质上都是对粮食、财富的争夺,甚至其争夺本身都要靠粮食来支撑,因为要“粮草先行”。
更深刻的现实是,越是社会动荡,粮食就越重要,所谓得粮食者得天下。
王朝兴衰、政权更迭的外因可以有很多,但其中的共性,也可以说是根本原因,往往在于吃饭问题。
《管子》中记载,管仲向齐桓公献策,先是重金购买鲁国丝绸,于是鲁国人纷纷不种粮食,改种桑养蚕。一两年后,齐国下令禁用鲁国丝绸,同时禁止粮食出口,鲁国人这才急忙去务农种粮,但“谷不可以三月而得”,齐国就这样用粮食收服了鲁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纨鲁缟”故事。
同样的故事还有“买鹿制楚”“买狐降代”,套路都一样,先高价收购活鹿、狐皮,让他国荒废农耕,再祭起粮食武器,迫其臣服。
管仲导演了可能是世界史上最早的粮食贸易战。“国以民为根,民以谷为命。命尽则根拔,根拔则本颠。”道理便是如此。
粮食也决定着地球人口的飙升与骤降,见证着人类族群的大迁徙。
气象学家竺可桢有一个关于中国五千年气温变化定量水平的经典模型,被称为“竺可桢曲线”。依据这个曲线可知,中国气象史上有四次小冰河时期。除了商周之际第一次小冰河时期没有人口数据外,后三次在汉晋之际、唐宋之交、明清之汇,汉民族的人口都出现了断崖式锐减。
而如果把“竺可桢曲线”与“胡焕庸线”或者“十五英寸等雨线”参照来看,历史上这些人口锐减,固然是饥荒、瘟疫、战乱叠加而成,但起点都是因为气候突变等因素导致农业大溃败,从而引发激烈的资源争夺,根子上都是食物与生存问题。
实际上,丰收不仅是盛世的成果,更是盛世的成因;而饥荒不加控制则往往成为乱世的先兆,更成为乱世的祭文。
闯关东、走西口,这些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口大迁徙,都是源于粮食。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养不活人,只好拖家带口离开故土。
马铃薯曾经让爱尔兰人口翻倍增长,但也在1845年因为马铃薯绝收,而导致大饥荒,上百万人饿死,还有上百万人,逃荒到美洲、澳洲。
从古数到今,一部粮食史,就是一部民族兴衰史。成也粮食,败也粮食。这就是历史告诉我们的真谛。
复兴之路,粮食砝码有多重
进入现代社会,粮食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作用好似降低了,但实际只是从台前走向幕后,而且因叠加了多种因素、增加了多重属性,从而在更深层面上影响着历史
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彻底解决了历朝历代始终解决不了的饥饿问题。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正在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
经过百年的奋争与求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离我们从未如此之近。行进在复兴大道上,一路征尘,一路砥砺,须臾也离不开的粮食,这只历史的砝码,它到底有多重?
有人也许说,后农耕时代,粮食已经不是唯一重要的问题了。的确,粮食在经济财富中占的比重降到了有史以来的低点。饥饿,在一些人眼里似乎已成了永远的过去式。但这始终改变不了一个事实,“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是大实话,也是硬道理。
粮食是前置条件,是底线原则。什么是前置?就是没有它,其它都会没,是一失万无。什么是底线?就是越过这条线,就是万丈深渊,是万劫不复。
粮食是饭碗,也是信心;不但要有,还得让公众知道有、相信有。
货架不怕空,人心怕空。货架的粮食满满当当,人们心里有底,反而可以不买;越是货架空却越是要买、要马上买、要囤积性地买,这就是人们对食物的心理。到了关键时刻,别说粮食不够,哪怕仅仅是运输链没跟上,也有可能引发市场动荡、人心浮动和社会不稳。
在现代社会,粮食同样也是一种商品,而且粮价是百价之母,粮价的波动会像涟漪一样扩散,在不同层面带动价格波动,叠加影响着经济秩序。
粮食同时具有金融属性,市场联动、多空过招,现代金融工具的运用又进一步放大了粮食的影响力,极端时甚至可能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金融安全、政局稳定。
21世纪初的那波粮价动荡,就深刻展现了这样的威力。2007年全球粮价暴涨,而与此同时,世界上最大的粮食投机家聚集在华尔街,期货买家持有美国玉米、大豆和小麦总产值的一半。由此带来煽动性悲观预期和恐慌性购买,又进一步加剧了粮价的涨幅。危机严重时,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乔塞特·希兰公布数据称,平均每天约有2.5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饥饿。
中美洲最贫困的国家之一——海地,实行“自由贸易”,大量种植出口经济作物,本国传统农业被摧毁,靠补贴廉价购买国际粮食。但在这场全球性粮食价格危机中,人们甚至不得不靠泥巴做的“黄油泥饼”充饥,以致引发2008年的民众暴动,最终海地总理被罢黜。
粮食,正成为全球博弈的重要工具。
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粮食因恶劣天气减产,于是在国际粮食市场大量购买粮食,这直接导致世界粮食库存锐减、价格飙升,演化成世界严重粮食危机。
2020年疫情期间,18个国家“捂紧粮袋子”,纷纷限制粮食等农产品出口,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一度引发恐慌,造成价格大幅波动。
事实表明,在国家利益与安全面前,所谓国际流通、自由市场、全球配置,都已退居次位。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回过头再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粮食安全,用心何其良苦、视野何其宏大、思虑何其深远!
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必然要负有大国义务。对中国这样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解决好本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就是对世界稳定最大的贡献,就是大国担当最好的诠释。
中国饭碗,装的中国粮够不够
虽然近几十年我们有幸没有经历过饥荒,但有备方能无患,上天不会眷顾一个没准备好的人,国家民族也是这样。常将有日思无日,才能遇到荒年心不惊
仔细想来,今天的社会很少有像粮食这样的东西,不同人群对它的评价如此割裂。
很多人对粮食有一种深入骨髓的匮乏感、一种刻进潜意识的危机感。作家刘恒在《狗日的粮食》里,如笑如骂、且哭且痛地道出了一代人对粮食的执念。
而对另一部分人,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出生的新生代来说,这样的悲喜并不相通。在他们眼里,粮食就像水和空气,当然重要,但好像到处都有、一直会有、理所当然就有。
的确,这一代人的成长背景中,我们国家的粮食总体是稳定的、自足的,但这就是供求关系的常态吗?当然不是。
惟愿苍生都饱暖无忧,惟愿人们的眼神永远没有匮乏、没有焦虑,但这一切的前提,恰恰是要清醒地认识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面,始终把粮食生产这根弦绷得很紧、很紧。
今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但从客观来看,我国粮食供求关系上有四个基本面是长期存在,这就决定了紧平衡也将是一个长期态势。
这四个基本面就是,粮食生产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与资源约束的矛盾、与需求升级的矛盾、与产业外部竞争的矛盾。
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建设生态文明新阶段,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也向世界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例如,化肥、农药曾为粮食单产提高立下汗马功劳,当前实施“零增长”,如何做到减“肥”减“药”不减产?既要追求生产效益,又要考虑生态成本,这是新阶段粮食生产的基本面。
过去十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了1.13亿亩。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包括乡村内部基础建设补短板,耕地压力将不可避免。水资源同样如此,河北小麦主产区的优质良田,因为地下“漏斗区”而调整结构,改种需水量小的作物。从未来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趋紧将是粮食生产一个长期的、不可逆转的基本面。
城镇化率提高、生活水平提升,都催生着消费需求的升级。农业不但要保数量,还要保质量、保多样;不但要保口粮,还要面向肉蛋奶需求,保证足够的畜牧饲料用粮,这也给农业内部带来一场“内卷”。因此,虽然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早已远超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但粮食总需求量还处于上行通道。
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工业品的消费本质上讲可以无限扩张,但农产品特别是粮食消费有限,一产的产值有天花板,比较效益难以提高。一个劳动力的无差别劳动时间,是用来种粮食,还是当个快递小哥;一百万资本,是投入到大田种水稻,还是在城市开个餐馆,效益差距不言而喻。农业特别是粮食,与产业外部的要素竞争是全方位的,而且将长期处于劣势。
除了这些趋势性的基本面,近年来还有两个特殊点影响着粮食安全,需要引起注意。
一个是灾情。今年气象灾害频频,河南、山西先后遭遇严重水灾,收获季节部分秋粮主产区又秋雨绵绵。据专家分析,近年来我国雨线在局部地区出现北移迹象,这种变化将造成气候上的不稳定性,带来一轮新的粮食生产习惯与气候特点重新适配的过程。
一个是世情。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还在持续,对世界粮食供需关系的影响还远没有结束;而随着国际政经形势的复杂化,粮食越来越有可能成为国际博弈中的战略武器。这些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妥善应对。
粮安重任,党政同责一起扛
任凭风浪起,我有压舱石。粮食安全党与政要同担责、“一把手”要负主责,这是对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地位的彰显,是对“举全党全社会之力”重农抓粮理念的践行
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化,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端稳中国饭碗,更是在于党的坚强领导。
“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去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会上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掌舵定航、指引方向。
在粮食安全上,总书记明确指出:“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实行党政同责,‘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
这是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的“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基础上的进一步升格;是在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已明确党政同责的范围上的进一步扩大;是中国式粮食高质量发展道路的进一步夯实。
一年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系统和各地党委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研究制定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粮食安全责任制的规定,切实扛起粮食安全的责任。
今年以来,总书记还三次实地察看粮食长势,对粮食生产念兹在兹、殷切叮咛。
5月,在河南省淅川县考察途中临时下车走进麦田,看到丰收在望,总书记说,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
9月,在陕西省米脂县高西沟村,总书记走进田间地头与村民亲切交谈。他拿起一穗糜子观察,又轻轻捏了捏玉米棒,详细询问玉米能不能浇上水、什么时候收割。
10月,在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口,总书记走进田里,弯下腰来摘了一个豆荚,剥出一粒大豆,放在口中细细咀嚼。他指出:“18亿亩耕地红线要守住,5亿亩盐碱地也要充分开发利用。如果耐盐碱作物发展起来,对保障中国粮仓、中国饭碗将起到重要作用。”
种子和耕地是粮食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解决好这两个要害问题,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对粮食稳产增产意义重大。
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离今年建设1亿亩的目标已经越来越近。对于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各地也拿出实打实的措施。吉林投入财政资金超10亿元,对2800万亩黑土地采取保护性耕作。
种子作为农业科技的密集载体,则是关键的突破点和潜力点。目前,农业农村部正在按照“一年开好头、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实现重大突破”的总体安排,全力以赴推进种业振兴,一步一个脚印打好种业翻身仗。
不过也要看到,站在今天这个高起点上,单一品种改写产量历史的科技神话难以复制。但即便这样,也要舍得下笨功夫,从每一个新品种中获得微小提高,从配套技术的精细衔接中减少损耗,加起来争取量的提升。
粮食安全固然是产出来的,但把产出来的粮食更好物尽其用,则是要在粮食供应链各个环节强化粮食安全。
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议召开的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在山东济南举办,向世界发出中国“粮”言。
前不久,中办、国办印发《粮食节约行动方案》,从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各个环节提出要求。农业农村部在收获时节召开视频会推进粮食作物机收减损,努力让每一粒米、每一颗麦和它所承泽的阳光雨露都不被辜负。
惜粮惜物既是现实行为,同时又是情感依恋、道德规范、文化内核。“光盘行动”既是为了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人与其他物种关系的重新审视;是对靡费物力、索求无度的价值矫正;是对俭以养德、积善有余的弘扬推崇。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这是中国人的智慧,也是中国人的哲学。
两个“辅之”,“国之大者”在落实
“辅之以利,辅之以义”是围绕总书记粮安大略,在实现途径、保障机制上的健全与深化,从三农内外部环境、资源要素配置方式、区域关系协调等方面作出创新性探索
粮食安全这根弦要绷得很紧、很紧,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总书记的嘱咐语重心长。
在党言党,在农为农。落实好总书记的深重嘱托,从讲政治的高度,把“国之大者”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在干上,不仅是坚持“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的思想自觉,是坚定不移落实政治“三力”的行动自觉,也是旗帜鲜明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
今年年初,农业农村部就立下“军令状”,全年粮食产量务必确保在1.3万亿斤以上,力争做到稳口粮、稳大豆、增玉米。
这一年,从春耕春管到“三夏”大忙,从秋粮颗粒归仓到当前正在压茬推进的秋冬种,农业农村部实施了五大行动,按照一个品种一个品种、一个区域一个区域、一个季节一个季节、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紧抓实的要求,克服涝灾、阴雨等多种不利因素,全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可以说,这个丰收年是奋斗出来的,是沉甸甸、响当当的。
这一年,围绕总书记粮安大略进一步谋划实现途径,在确保粮食安全的保障机制上探索了“辅之以利、辅之以义”的新思路、新举措,有力调动了种粮抓粮的积极性。
“辅之以利、辅之以义。”这八个字暗含了谁为主、谁为辅的认识问题。粮食安全的主体是种粮农民,外部的一切政策措施、资源投入,最终都要作用于农民,通过农民来实现粮食生产的稳定,农民始终是粮食安全的主要贡献者。
这八个字也解答了种粮内在驱动力与外在牵引力从何而来的实践问题。从利与义两个方面去回答“怎样辅助”,用市场与政府两只手去调控对冲粮食产业的要素流出,在产区与销区两者关系上去定责分利、理顺分工。
何谓“辅之以利”?核心要义就是,让种粮农民有钱挣,思路是“政策保本、经营增效”。
这些年来,种粮效益仍在下滑,这种状态如果得不到解决,种粮积极性就很难保证。今年以来,国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粮食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籼稻和小麦最低收购价在去年每斤提高1分钱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提高1分钱。另外,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也继续保持稳定。
农业补贴是国际惯例,目前我国补贴在世界上还处于偏低水平。当然在补贴结构上,“黄箱”政策的提高空间有限,但我们可以在扩大“绿箱”潜力上做文章。比如甘肃省从几年前开始引导小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取得良好成效,获得中央财政支持。
用政策补贴的方式让种粮农民至少实现保本微利;同时,发挥市场力量,让农民从现代经营方式的变革上获得更大增效。以早稻为例,早稻费工费时价格还偏低,以往有些农民不愿种这一季粮食,形成“隐性撂荒”。而自去年以来,早稻面积恢复性增长,扭转了连续7年的下滑势头,其中早稻1/3面积实现了规模化经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
社会化服务也是农业先进国家的经验。数据显示,美国平均每个从事农场生产的农民就有2个人为其提供生产资料服务,有7个人提供农产品加工销售服务。
何谓“辅之以义”?就是要厘清并承担义务责任。目前来看,责任已经很清楚了,就是如何落地的问题。在党政同责的领导机制下,各地落实粮食面积、产量的举措也更加有力。
今年年初,农业农村部明确提出“要确保全年粮食面积只增不减”,并经国务院同意,向各省下达年度面积、产量指标,从实际来看,已经在年初调度的基础上实现了面积增长。
“只增不减”,这是我们讲“辅之以义”的一条面积硬杠杠,也是粮食生产区域协调理念上的升级。
目前全国78%以上的粮食是由13个粮食主产区生产的,一些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粮食自给率明显下降。自己不种粮,一方面,下来容易上去难;另一方面,运输链过长,调度风险也在加大。老话说“千里不运粮,百里不运草”,尽管现在交通运输已经十分发达,但在粮食这样的特殊问题上,仍必须有合理的半径,才能确保任何时候不失控。
对地方党政“一把手”来说,一省一地也有自己的粮食安全,不管经济发展到哪一步,自己要有基本的粮食种植面积、基本的仓储保障数量,这也是底线思维。
行稳致远,粮食高质量发展是底气
理解了中国式粮食高质量发展道路的思想内涵,就牢牢抓住了这条道路的本质;而这条路,也是未来哪怕风再急、浪再高,中国复兴征途上最大的底气与支撑
复兴之路,不能没有中国粮。
在这些年的探索和实践中,一条卓有成效的中国式粮食高质量发展道路清晰可见。这条道路既包括现实中的政策、举措、方法,更包括隐于背后的本质洞察、战略擘画、理念指引。
中国式粮食高质量发展道路首先有一个领航的战略。
“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提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成为近十年来我国粮食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也正是因为坚定不移地沿着这一战略方向前进,我国粮食安全才始终行稳致远、坚如磐石。
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指引下,这些年来我们也在实践中科学认识、正确处理了几对关系,形成了重农抓粮的辩证理念框架。
一是多与少的关系。
粮安天下。这句话一时重视并不难,难就难在时时刻刻绷紧弦。就在最近十年里,社会对粮食的认识就经历过起起伏伏。几年前粮食“三量齐增”,一些声音说粮食多了,而到现在不过短短几年时间,形势就发生了逆转。
粮食年际间波动是常态,但是,多了和少了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问题。“多了是库存压力,是财政压力;少了是社会压力,是整个大局的压力。对粮食问题,要从战略上看,看得深一点、远一点。”总书记一锤定音,从战略与战术的角度分析粮食多与少的问题,体现了深邃的历史思维和高超的战略思维。
“安不忘危,盛必虑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时时保持警醒,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二是抓与放的关系。
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科学回答了抓什么放什么、什么可以进口什么必须抓在手里的问题。
抓的是底线、是根本,在这样的问题上一丝一毫也不能退让,要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但同时,对于一些资源约束太强、生态压力太大的农作物,也可以适度进口,依靠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从大食物观的角度解决吃饭问题。
当然,无论进口什么作物,“适度”都是一个重要原则。“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更是如此。
三是稳与快的关系。
粮食生产,当然要努力争取多、快,但从宏观意义的国家粮食安全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稳。
稳,不是说只能增不能减,那样不现实也没必要,但也不能大起大落,不能跳跃式反复。产量要稳,产能更要稳,上了一个台阶就稳定在一个台阶上。
另外,还要稳库存、稳市场、稳价格、稳预期,确保在供应链上不出问题,避免给经济运行、社会秩序带来不利影响。
四是藏与显的关系。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中蕴含着深厚的哲学理念,为我国粮食发展留出了弹性空间、潮汐范围。
“藏”的第一层意思是“保”。要把粮食产能“保”在耕地上,所以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破,“长牙齿”的措施要跟上,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藏”的第二层意思是“养”。通过轮作休耕等方式让土地歇口气、休息一下,但粮食产能又还在,必要的时候立刻可以恢复起来。要做好高产作物、高产品种的技术储备,确保需要时即能用上。
“藏”的第三层意思是“潜”。同样的土地,肥沃还是贫瘠、平坦还是崎岖,粮食产出是完全不一样的,要向土地要潜力,比如高标准农田建设,比如盐碱地开发;科技上颠覆性、原创性突破可以带来生产力大幅跃升,向科技要潜力空间也很大,比如生物技术。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口考察时说:“这也是毛主席当年的夙愿。新中国成立之初,毛主席就提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他原打算组织个马队视察黄河,深入调研一番,然后研究如何让黄河安澜。这个愿望后来没有实现。”
“如今我们接着做起来了。现在条件不一样了,可以坐飞机、坐火车、坐船、坐汽车。当然,走一遍不是为了仅仅看一看,而是要有思考、有想法、有部署、有行动,知行合一,做行动派!”
中国共产党人就是这样的“行动派”!正是这个百年大党带领中国人民涤尽了饥馑云烟,改写了民族命运,如今正踏上第二个百年的壮阔征程。
粮食,曾是评判历史的标志,也将是开启未来的密码。
复兴之路,我有中国粮。我们从未像今天这样坚信,中国式粮食高质量发展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我们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坚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如期实现,而且这复兴,一定是以农耕文明、生态文明为底色的中华文明的重塑与升华!(仲农平)
网站公告
[更多]两岸农业杂志
- [2015-11-5]调查研究报告
- [2013-12-18]两岸农业杂志与中华两岸婚
- [2007-8-23]《两岸农业》杂志简介
[更多]招商投资
- [2021-5-22]台商考察团走进“济公故里
- [2020-6-17]首届海峡两岸(海安)农业
- [2019-3-17]台湾互动国际有机农业学会
- [2018-1-1]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