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9日上午,“全国农民报总编辑看寿光乡村振兴” 大型调研采访活动采访团,来到了寿光林海生态博览园。园区通过强化湿地生态功能,弘扬湿地旅游文化,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努力彰显湿地特色功能,实现了湿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
寿光林海生态博览园(寿光滨海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林海”)地处寿光市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总面积945公顷,分为生态保育、科普宣教、合理利用和管理服务四大功能区,由全国十佳林场—寿光市国有机械林场投资开发建设,是一处集盐碱地农业综合开发、林果水产种植养殖、生态农业观光娱乐于一体的大型生态旅游园区。目前,林海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园区、国家级森林公园、中国森林氧吧、山东省十佳森林旅游胜地,是全国重度盐碱地改良样板区域、山东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1998年,寿光市国有机械林场开始建设林海。林海位于半咸水海滨,地势属滨海浅平洼地,海拔在4米-7米之间,经过长期的人为保护、改良和恢复,形成了滨海盐田湿地、芦苇沼泽湿地和人工水塘湿地等多种湿地类型组合成的复合人工湿地。林场人充分利用了当地资源优势,以林为主,探索出了水资源多层次利用、林盐结合、上林下藕、鱼荷混养等多种经营发展模式,逐渐形成了苗木繁育、水产养殖、生态旅游等多种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为滨海盐碱地开发利用树立了样板。漫步林海,体会林场人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感受他们因地制宜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担当、决心和勇气。
自建园以来,林海通过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建成了6000余亩荷塘、二十里湿地生态水道、东方不沉湖、休闲垂钓基地、游客综合服务中心、水上运动中心、素质拓展中心、户外健身活动中心、科普宣教中心、湿地自然学校、九州文化苑、水生植物园、农圣文化园等人文、科普、历史景点,定期举办寿光林海荷花节、湿地书画摄影展、湿地采摘节、湿地爱鸟周、湿地科普游、农林渔盐业观光体验游等湿地旅游主题活动,使园区成为我国滨海地区盐碱湿地资源恢复、保护、示范和盐碱湿地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园区融自然风光与人为景观于一体,辽阔、秀丽同时又带有浓浓的乡土气息。置身园中,蓝天、绿树、荷香、水景扑面而来,让人美不胜收。
在建设过程中,林海重点针对盐文化、生态伦理、湿地公园动植物资源、湿地生态功能展示、湿地文化等方面进行设计,通过室内、室外相结合的方式展示公园的湿地景观和湿地文化,让公众认知、了解和认同寿光滨海湿地的演变、盐文化发展、自然和生态伦理关系,寓教于乐,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促进湿地生态深度旅游。
寿光市国有机械林场自建场以来,一直立足于滨海重度盐碱地的开发和利用,因地制宜,大力开展资源利用及深度开发,使曾经的不毛之地蜕变成为全国十佳国有林场,为全国同类地区改碱造林、发展林业生产树立了鲜活样板。
近年来,林场加快改革步伐,全力搭建了有利于林场长远发展、独具特色的林场改革和发展模式,林场改革圆满完成,成为全国林场改革的样板。成立了国企寿光林业生态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和林场实行“双轨制、一体化”运营,共同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集团总部位于寿光市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内,拥有占地8000亩的高标准盐碱地适生苗木繁育基地和北方最大的白蜡苗木基地,是集生态旅游、中小学生研学、素质拓展培训、林果生产、教育培训、水产养殖、盐及盐化工、园林绿化工程、苗木培育销售、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国有企业。
寿光市国有机械林场将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按照“保生态、保民生、保发展”的工作主线,奋力攀登,勇争一流,加快高质量发展,打造特色森林小镇,奋力争创新时代全国林业领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网站公告
[更多]两岸农业杂志
- [2015-11-5]调查研究报告
- [2013-12-18]两岸农业杂志与中华两岸婚
- [2007-8-23]《两岸农业》杂志简介

[更多]招商投资
- [2021-5-22]台商考察团走进“济公故里
- [2020-6-17]首届海峡两岸(海安)农业
- [2019-3-17]台湾互动国际有机农业学会
- [2018-1-1]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