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农办主任唐仁健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农办主任唐仁健:
今天很高兴来参加这个会议,我非常愿意来的原因,第一,它是宣传解读中央一号文件,这是当下我们最重要的工作。第二,农民日报长期以来在三农政策实践宣传报道方面做得也很好。第三“三农”创新榜的十个典型,90%我都在以前,或者是近年都去过,都有亲身的感受和体会。其中很多创新、探索都给了我思考三农问题、研究拟定政策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养料。比如说贵州六盘水市三农的改革,去年我到贵州专题做了调研,回来以后也写了一个长篇的调研报告,后来农民日报也做了发表。
比如说像山东供销社土地托管,我多年前和去年7月份回到中央农办工作之后,第一次外出调研就到了山东,当时具体的探索,供销社的土地托管构建综合性为农服务体系,让农口、让金融部门为三农服务,这样也是一种像浙江创造三位一体经验的探索。比如说黑龙江克山县的农发合作社,这个合作社我上个礼拜刚去了,这个合作社的规模、合作社的水平至少在黑龙江是最大的。最近他们探索要搞加工,特别是深加工,比如跟上海一家企业的合作,投资7.2亿,自筹两个多亿,股权融资两个多亿。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虽然我直接并没有考察调研,但是我去年、前年在广西工作期间,这个科技小院的做法在广西也是生根开花,效果明显。湖北沙洋县连片耕种皮杰土地碎片化难题,我虽然没有直接去,但是事情我知道。海南农信社小额信贷这个在十年前,当时他们和孟加拉的乡村银行一起开国际研讨会,他那些理念思想到今天都影响着我对农村金融问题的思考。咱们海南农信社发展小额信贷,当时我印象是10个亿,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时这10个亿在我脑子里是很大的数字,不是说这个钱很多,是因为那个时候很多地方没有搞小额信贷,或者说搞了一点点,他们现在小额信贷大概有几百个亿了。因为这种做法,海南农信社在2012、2013年,他们超过了海南工农中建四大行的业务规模,可能在全国也是信用社第一个超过工农中建水平的农信社,这些情况我基本上都很了解。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分行,我当时没去,但是农业银行是我们起草中央一号文件重点调研的一家金融机构,我当时就到农业银行总行跟很多领导座谈,今年一号文件种农村金融的部分关于农业银行、商业金融发展方面有很多内容,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更不用说了。他们多年以来在金融的探索上有积极可贵的努力,比如说搞农金史、搞金融体系,我2012年还没到那儿的时候就专题调研过,当时他们说搞金融体系,入驻一个农户需要4块钱,我印象很深,当时我在那儿开现场会的时候,我就说他们加起来也就是300多万,省里再给它补300多万,也就六七百万就把这个事办了,而这个资料为其他事情打好了基础,所以有很多事情很有意思。我们在2013年进行调研,那时候我的印象还比较深,微田园加得非常好,微田园是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改善很重要的一个载体,微田园既美观又符合农民的利益需要,同时还接地气,这些事情案例也好、典型也好,确实非常亲切,这是我首先想表达的一个意思和心情,今天我非常愿意来跟大家做一些有关一号文件精神的解读和宣传。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2月份正式发布,6号我们开了新闻发布会,之后根据中央的安排部署,陆陆续续在各种媒体对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作了大量的宣讲和报道。最近根据汪副总理的指示要求,他强调文件要保障落实,今年特别要求我们要到地方做一些宣讲,我们就选了13个粮食主产省和农业大省进行宣讲,这些都是我讲的宣传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想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大家首先还是要想到关注,中央已经连续第14年了。新世纪以来,中央已经连续14年发布关于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为什么还坚持以农业作为主题?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当然文件也好、材料也好,之前的宣传报道也好,我们也归纳了几条,但是我想说得简单通俗、大家可以理解。
第一,重农、强农的调子,在中国任何时候都不能变。重农、强农的调子也是总书记在强调的,力度也不能减。所以在当下,我们农业遇到很多矛盾困难的情况下,更不能变、更不能减,在农业形势好、农业发展顺利的时候,我们当然要发一号文件,要加强。因为2004年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发的第一个一号文件。大家知道2003年全国的粮食产量曾经跌到过8614亿斤,那是个什么水平?是我们1984年改革刚刚进行没有几年就达到的一个点,1984年第一次我们粮食的产能和产量突破8000亿斤,1978年改革前是6000亿斤多一点点,现在是12000亿斤,翻了将近一倍。大家也注意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这么表述的,“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第一句话就是这样。2004年形势非常危急,中央果断决定发一号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新时期的支农、强农、惠农的政策措施,由此迎来近十几年三农发展、粮食十二连增、农民收入十二连快,这是大家注意到的基本事实,支撑了农村在整个国民经济改革发展当中稳定的大局。
那时的形势好,现在形势也不能说不好,是说我们最近两年遇到了很多重大的矛盾和困难,这些重大的矛盾和困难是什么?我想我用一句通俗简单的话给大家做一个概括,也是我的一种认识和理解,关于现在农业农村发展的形势,我一直讲五句话:
第一句,农产品开始多了,我们现在库存的粮食具体数额不讲,给个概念,大体相当于我们一年的产量或者是交易量。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形势,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库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压力,但是我们要强调这是愉快的负担,多总比少好,但是农产品多了又不是绝对地多,优质农产品还不够多,有些农产品还大量从国外进口,包括刚才讲到河北的乳业,当时三聚氰氨之后,现在振兴、转型,实现凤凰涅槃,就是这个主题,这是现在很纠结的一个产品,尽管我们国内在奋起直追、在不断转型、正在振兴,但是我告诉大家,中国的农产品,包括大宗产品几乎都已经全面开始下降和减少,但是乳制品的进口量依旧高居不下,境外买奶粉、抢奶粉,大家都见过很多报道等等,这表明总体上农产品多了,但是也不是绝对的,就是有些还不够,有些不够优质、消费者不太认,还不太理性,这是一个情况——农产品多。
第二句话,消费者胃口变了。孔子在《论语》里边就讲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中国人总会有吃穿的消费,什么时候中国人消的费都在变、胃口都在变,但是我要强调的是当下,我们是在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一个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时候的胃口的变化,这个变化其规模之大、程度之深、升级之快,我们恐怕预计不足、有些想象不到。是在我们温饱解决之后、全面小康社会还未实现就要来临时候的胃口的变化。这个我就不细讲数据了,大家可以领会。要集中概括,我一直讲就是六个字,第一个是优质,也可以说是放心,进口的东西,我们知道这个东西安不安全、放不放心。第二个多样,吃的喝的每个品种都要有。第三还要个性,每个人口味不完全一样。所以我说优质、多样、个性这是我们这个时期简单概括的特点,但是因为中国人口之多、规模之大,这里头丰富、特色的程度难以预计,我经常讲中国人的嘴就按四公分算,你乘一下13亿7千万是一个什么概念?5万多公里,地球的赤道才5万公里,50万吨粮食,10万吨肉……所以说消费者的胃口变了,是在中等收入向高收入、温饱向全面小康迈进阶段消费者的胃口变了。
第三句话,国际农产品进口的冲击越来越大,这方面是增加了我们市场供给的难度,当然有的是必要的,有的就是供给。2012年参加加入WTO10周年座谈会系列会的时候,我作为中农办副主任发言,我说10年来原来我们认为大宗农产品供给程度会严重,这10年的结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而我们当时预计和认为,我们的确有优势的原因和畜牧产品,因为劳动密集,我们人口多了,我们优势产品发挥的水平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今天已经到2016年,我说去年的数据,大致我梳理了一下,我们讲贸易逆差,关于逆差集中的表现就是三农问题的指标,2001年底入世,只经过了两年的“抗争”,到2004年农产品第一次出现贸易逆差,之前从1984年到2004年,持续逆差。2003年贸易顺差是25亿,到2004年一下子就变成了46亿,我讲大数,小数点就不说了,往后我们又奋起反击,到2006年收窄或者是减少了41%,2007年进一步缩小,2005年第一次缩小到11亿,收缩了75%,2006年是进一步缩小到6.7亿,收缩了11%。但是从2007年开始,第二个浪潮来了,一直上升到了43.7亿,比上一年增长3.6倍,2008年继续跃升,升到了181亿,也是增长比上年3倍多,后头连续几年的数时间关系不给大家细报了,最高是多少?是2013年510亿美元,往后到去年为止一直有所收窄,但是去年2016年农产品的贸易逆差还有385亿。大家可别忘了,整个的贸易我们现在还是顺差3.35万亿,我们的贸易现在是顺差3.35万亿,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农产品逆差385亿,所以我报这个数字大家可以看出,从入世以后,农业、农村确实也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当然另一面激励我们创新、改善经营,也起到很大的作用,不管怎么样它对我们有着很大的影响,冲击也是不可小视,这是第三句话。
第四句话,外部经济的增速慢了。这个大家都有观察,从两位数十几,到现在六点几,一直徘徊在六点几的水平,外出打工人数、工资增长显然就受影响,这个不言而喻。
第五句话,国家的钱少了。这个很重要,因为三农的投入,这十几年的黄金期很大程度上是靠了我们“四减免四补贴”,靠着国家强农、富农、惠农的政策,以前高的时候有25、26%,去年高到了4%左右,还是靠扶贫的投入增长43%换来的。这个时候大家一讲就明白,其实三农面上很多投入是减少了,我讲这么多第一是让大家了解当前三农形势,我们到底遇到了什么矛盾和困难?第二个意思我也想顺便跟大家说,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来研究制定中央一号文件,来研究出台强农惠农政策已经非常难了,难度已经非常大了。这是第一个我总在讲的,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我们什么时候都坚持强农惠农的政策不能变,力度不能减,好的时候我们需要,不好的时候更需要。
我想说的第二层意思,中央一号文件为什么定这个主题?农业改革这个主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系统地谋划、进行顶层设计。因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话已经出现两年了,前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书记第一次明确地提出。首先落在改革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的中心是改革,返过去第一个定语是结构性,结构性是西方的一个用语,不是指泛滥的一般性改革,往往指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的改革,往往把它视为结构性的改革。政府的职能转变,怎么放活市场、放活管制,这样一些内容往往把它视为结构性改革。往下又加了一个供给侧,供给侧以前提得相对少,这个有些专家考证了,几年前日本的经济学家青木昌彦提出这个概念,经济学永远追求的是供求关系,这个不用解释。加上农业好像似乎也不用解释,但是我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单独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你们去查一查,除了宏观经济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讲到三农那一段的时候,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经济改革,大家可能想到宏观经济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什么单独给农业提?其他行业没有提?当然也没有解释,我个人理解和认为,第一,农业是农民经济的基础,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稳全局就稳,这是由农业的重要地位决定的。第二当前农业遇到的供给侧的结构性矛盾,我个人认为比别的很多领域要突出,尽管工业领域也存在,但是农业遇到的供给侧结构性的矛盾,其广度和深度比别的领域要来得广一些。第三一定程度上也是全局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不能成功?路子怎么样?还需要我们三农来探索和创新、积累经验。
还需要我们三农来探索和创新、积累经验。所以我觉得基于这么一些考虑,单独对农业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他行业没有单独提。既然是一个长期任务,需要系统地进行顶层设计,就不是一个短期的事情。虽然前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一号文件内容里面也都提到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和字样,但是那是第一年,从后头我们大量调查和基层干部接触当中感到,大家普遍认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认识上要理解,从内涵和要义上怎么去把握,更是从工作上怎么去推进,确实需要重新地谋划、重新地部署,进行系统地研究。这是我讲的第一个意思,为什么中央连续14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今年为什么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一号文件的内容。
第二,我想就文件本身给大家作一点解读,大概从这么几层来讲。
第一层,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要义。刚才讲的时候讲得比较多一点,比较深沉一点,但是如果简化起来说,无非就是农业结构调整+改革,如果再简化,就是一个调、一个改。理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要义,首先要把握它的总体思路,这个总体思路就是三个“以”。第一个以,以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这两句话,大家都很熟悉,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以前曾经讲过。以前讲保障有效供给更多强调是总量的平衡,大宗农产品粮食不能不够,现在讲保障有效供给,是有效供给,是针对无效供给、低端供给来讲的,主要强调的是质,不是量,质量一样,内涵不同。第二,增加农民收入以前往往是放在保障有效供给之后,那时候讲农业两大任务,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供给,第二个是农民的收入,一般都这么讲,这次把它放在了保障有效供给的前头,顺序不一样了。这表明这两大任务都很重要,虽然中间一个逗号,但是它不是平面的,是一种偏正结构,增加有效供给最后目的是什么?对城市而言是为了让人们吃到放心、多样、个性的农产品,但是到了农民那儿是什么?就是要增加他们的收入,如果不增加他们的收入,不能实现满足有效供给、让农民增收这个双重的目标,也不能算成功。所以有了这样一个内涵的变化。
第二个“以”,要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这是主要目标,大目标。主攻方向、突破口是什么?就是要提高农业的供给质量,这里有些东西就不细说了,无非是讲除了要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之外,我们现在还多出了两个需求,一个就是要满足群众对农业观光休闲,我们说叫体验性、服务性的需求,那是产品性、物质性的需求,这个是体验性、服务性需求。此外,还要满足群众对绿水青山的生态化、绿色化需求。
第三个“以”,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目标、主攻方向一致,路子怎么走?就是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这个改革的关键是要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现“三个激活”,第一个是激活市场,第二个是激活要素,第三是激活主体。实现这三个激活,达到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的目的。比如说激活市场,首站就在黑黑龙江,去年推出玉米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的改革,上个礼拜我们去几个部门同时调研,主要就是调研这件事之后发生的各种变化。多年来在东北生产的玉米被喻为金豆子,一斤卖1.12元,现在农机服务又跟得上,一斤1.12元就到手了,持续了好几年。但是从2008、2009年以后,情况发生变化。主要是价格太高,加工企业销售不起,所以很多企业都停了,亏得一塌糊涂。就在那存放,最后扛不下去了。所以去年坚定地推出这项改革,现在玉米的价格在哈尔滨那一带,也就是在第四、第五极温带以南的地区,由于质量不错,产量较高,现在价格还不错,湿粮大概在0.52、0.53元,最近也没有什么变化,变成干粮大概是7毛钱。但是多数地区不是7毛,现在最低的已经变成1块钱三斤,就是3毛多,跌了多少?这样一算就不难算出,如果以6毛多为标准,国家也考虑不能让农民损失这么大,另外也给了收入的直接补贴,390个亿。这样就是以3毛钱的差价跟1.12元比,黑黑龙江的玉米是1.1亿亩,产量大概是1亿多,3毛多一乘,你就乘得出来,大概损失350个亿,农民减收。去年是跌价,今年我们去调研,原来租地高的600多,低的400多,普遍降了差不多一半,一亩地二三百块钱地降,这样一降了以后,今年农民一个是租金的损失,这个实际上是没算。但是反过来说,我们这次下去调研接触的农民、干部表现出的精气神真的不一样,农民说我们也知道,反正赚一年是一年,卖不出去没人要,早晚的事,越挺到最后摔得越惨,农民也有思想准备。第二有补贴,一亩153块,一般程度上弥补了他们的损失,基本概念就是种地的散户现在也还没有遇到亏本程度,大部分种地多的是有损失,但是今年他们把租金一压低,原来以为要缩小面积,其实很多都不是,租金只要一压下来,可以弥补损失。第二个重大的变化就是加工企业,比如说畜牧业,要搞深加工业,现在国内可以这么讲,前十位的有名的企业全都到那个地方布局了,因为玉米加工,今年估计要新增200万吨,保守的说。结合畜牧,就说生猪,包括南方水网地区,今年一号文件就讲了,要调整水网南方生猪的布局,要向玉米生产区进行集中。黑龙江现在是1800多万吨,“十三五”时期初步规划,准备搞到5000万吨,还有肉牛、奶牛、禽蛋等等。第二,菜,他们准备搞500万亩的大棚,所以那天我讲,你把土地的文章做足了,东北第一是做出口的文章,第二是做进口的文章,有机、无公害,第三是做动植的文章,这三篇文章做下来,中国农业的生产力布局,我感到有一个重大的深刻变化。多年以来,我们已经一改南粮北运的格局,现在早已经是北粮南运的格局了,从东北这次粮改之后,估计“十三五”时期,还会出现以前的南菜北运、南猪北运,改为北菜南运、北猪南运。从这个变化来看,中国的农业生产布局有了一个深刻的变化,东北的黑土地、大粮仓可能就是大菜篮子、大宗货了,这一点是我们调研这次感到非常深刻的对全国有全局意义的改革。我就举这么一个例子,激活市场。
关于文件的解读第二个意思,我想再给大家讲一讲,就是关于一号文件的主要内容,六个部分33条,六千多字,这个框架、逻辑是什么?包括主要举措,我给大家梳理一下。
第一大板块关于调的内容,我们进一步概括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推进三大调整,就是要调优、调顺,调优自然强调的是个优质,适应市场趋势的变化,强调大宗产品四个字,优质专用,叫优。但是它前提就是专用。其他产品叫特色优势,也是一个优,这里面当然包括种养结构,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优化区域布局,包括刚才讲的南北的变化,其次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等。第二调好什么?调好生产方式,突出一个“率”字,就是按照绿色生产方式,包括大家很关注的化肥农药的零增长率行动,现在的零增长,今后还有一个负增长,还有一个减量化。包括里面第二句顺带带了一句话,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的试点,我们当下看着是一个很大的措施,但是社会和舆论的反响不一样,现在也有一些初步的考虑,具体的方案还没推出来,首先一些鲜果产品里面推出来,包括苹果、柑橘,先推出100、200个试点县,但是具体方案还没有出来。第三个调是调顺,调顺什么?调顺产业体系,产前、产中、产后,调顺产业体系,这里要突出一个新字,就是要给新产业、新业态,什么样的新产业、新业态成长好?在农村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返乡创业、食品工业,这几个东西我一直就讲是我刚才说的外部的经济增速慢了,我们工资增长慢了,这个领域因为外部的经济发展环境、趋势,我们调控、我们控制了,这是体外的损失,刚才我说那五大方面,就是把体外的损失体制内来补,我们安排专项资金,我们搞创投服务中心,我们给税收减免优惠,580万的返乡创业,第二个文件里面对下乡的问题有一个很具体的明确和规范,这是三乡,第一是返乡创业,这个主要指的就是农民工。第二是回乡,回乡主要是指大学生、中专生、职业院校的学生,他们读完书以后回乡。第三个是下乡,这是各路人士、各路人才,现在我们讲的各种新乡贤,当然包括海归等等下乡,他们来创业,你看现在农村的投资,尤其是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这个增长了不得。投资都是以50%、60%一年一年这么增长,这个农村电商2016年已经达到了320亿全国,2015年才多少?150亿。这个增长很快,在现在经济这么低迷、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农村的固定资产投资、新产业、新业态的投资,特别是刚才我提到的那些行业,它突出一个“新”字,新产业、新业态。这是调这个板块里面的第一个方面,三调。
调这个板块里面的第二个方面,强化两大支撑,一个就是科技支撑,一个是基础支撑,科技是引领,基础是短版。因为时间关系,我不细讲这两大块业务。文件这个部分前三个是调,第一部分是优化,优化产品结构改革,着力推进农业基础提质增效。第二推进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第三就是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的产业链、价值链。调优产品结构、调好生产方式、调顺产业体系。第四个部分就是科技引领,第五个部分基础短版,夯实发展基础,最后一个部分是改革。
下面我要讲的第二大板块就是关于改革。
改革部分核心是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现三大激活,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激活市场,刚才我以收入制度改革为例已经做了一些分析,这里就不多讲了。第二个是激活要素,就是要优化现有资源要素的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唤醒农村和城市的资源,推进农村的产权制度改革、三权分置,产权制度改革目前重点是经营性资产,因为农村有自愿性资产、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或者叫资源性资产,以土地、林业、林改为推进,所以它不是重点。重点是经营性资产长期经营,现在跟农民利益关系比较直接的资产,下一步要进行合资、成员量化、资产核定,大概用5年的时间把它完成。
大家要关注,也有相当多的资源性资产和我们经营资产里面,现在只关注的是账面的资产比较多,就是资金的层面比较多,有的已经是资产,也是资金,这个关注现在相对还比较多,就是这两块。资源性的资产,比如说六盘水好多丰富的资源,它既不在耕地里面,也不在林地里面,另外有些是账面的资产,下面要把这些在试点县的安排上,试点内容上也要进行适当的供给,这个是三变的核心。三变我说万变不离其宗,什么宗?
打造股份农业,因为这个在广州贺州已经开完了,贺州的宣传部长也是一个作家,他写了一本书叫《股份农民》,拍的电视剧已经杀青了,据说中央台还非常感兴趣,我当时就感觉到在新形势下,在刚才讲的深化农村改革的背景下,三个激活的要求下,打造股份农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他们怎么补?我觉得是五个推进,我说首先是无物不补,无事不补,无奇不补,非物质文化的,因为六盘水有一些非物质文化的遗产,也包括刚才我讲的无资不补,这个资金要没问题,但是还要有一些闲置的物质性的资产,最后是无人不补,每个人基本上农民都是股东,或者参与一个、或者参与两个领域。所以六盘水很偏,以前那些闲置、沉睡的资源根本没有什么价值,但是通过三变,农民非常开心。
网站公告
[更多]两岸农业杂志
- [2015-11-5]调查研究报告
- [2013-12-18]两岸农业杂志与中华两岸婚
- [2007-8-23]《两岸农业》杂志简介
[更多]招商投资
- [2021-5-22]台商考察团走进“济公故里
- [2020-6-17]首届海峡两岸(海安)农业
- [2019-3-17]台湾互动国际有机农业学会
- [2018-1-1]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